top of page

行政院環保署「紡織品回收再利用專案」工作計畫(107)
蒐集分析我國紡織產業概況及紡織品物質流相關資訊,建立該類產業生產製程物質流基線資料。同時,探討紡織品廢棄物處理或再利用技術與方法,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成效。

行政院環保署「推動紡織品資源循環再利用專案」工作計畫(108)
輔導國內紡織業體系上下游業者組成紡織品循環經濟聯盟,以工作坊形式,辦理紡織資源再利用商業模式,探索綠色協議,並持續研析國內外紡織品資源循環之趨勢或方法,提出台灣紡織產業循環經濟願景報告。

行政院環保署「擴大推動塑膠資源循環經濟模式專案工作計畫」探索紡織資源循環模式(109)
聚酯纖維、耐隆為國內兩大紡織關鍵原料,羽絨具有延長生產者責任潛力產業,本計畫啟動「紡織跨領域共創實驗室」。紡織產業利益相關人在理想環境中,深入探究面臨的挑戰、共同設計試行流程、發展有潛力資源循環模式,並嚐試建立策略合作關係。

經濟部技術處 循環與智慧機能紡織品檢測及驗證系統建構計畫分項三:資源循環紡織品驗證評估技術 (107~110)
從紡織品檢測與驗證的角度,建構台灣紡織封閉工業循環圈,協助國內紡織產業轉型邁向永續發展,透過建立第三方資源化驗證系統及開發資源化紡織材料的追溯原型系統,如雲端資源循環服務平台,引導廠商試驗場域的試行。

經濟部技術處紡織所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紡織品資源循環服務平台開發驗證」(107~108)
以雙迴圈設計(double loop),構思紡織資源交易平台媒合紡織製造商庫存布料與設計師端,以提高布料價值,導入永續紡織品相關規範或第三方驗證,可提供利益相關者充分及透明的資訊確保所取得的紡織材料的來源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經濟部工業局「纖維材料循環驗證體系建置與示範計畫」(109~)
研析與規劃「纖維材料循環驗證方案」,確保循環纖維材料品質,以提升紡織業者使用再生料源信心,同時,提升纖維材料循環再利用之透明度,亦可作為與品牌及社會大眾之媒介,以利纖維材料循環之媒合,刺激市場需求。
bottom of page